同时,对于公司个体和国家经济来说,越早行动就越有机会。
9日,在天津首批建筑能效交易签约仪式上,天津市副市长崔津渡说,在利用市场化手段和金融创新方式促进节能减排方面,今后天津将推动三大类试点。第二类是包括碳中和、碳交易、碳当量在内的各种碳交易试点。
他透露,现在天津已与兴业银行就此方面进行了深入商谈。该交易所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中,关于在天津滨海新区建立清洁发展机制和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要求,设立利用市场化手段和金融创新方式促进节能减排的国际化交易平台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由中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第三类是主要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兼而有之的复合型产品试点,例如合同能源管理、能效产品等。崔津渡说,将推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推进三大类试点:第一类是包括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在内的主要污染物的交易试点。
该交易所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中,关于在天津滨海新区建立清洁发展机制和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要求,设立利用市场化手段和金融创新方式促进节能减排的国际化交易平台。他透露,现在天津已与兴业银行就此方面进行了深入商谈。丁仲礼说,因此,要发展就难免排放,排放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排放权即发展权。
此外,丁仲礼认为,对450ppmv目标不应设定得太过刚性。他特别说明,通过计算,发现在450ppmv的控制目标下,现在大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形成排放赤字,但我们并非主张这些国家今后不能再有任何排放,而是主张这些国家应该用资金和技术来‘交换今后的排放权。如果这些方案得到实施的话,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平等条约。这样的方案将大大剥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违背了国际关系中的公平正义原则,也违背了气候变化协议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我们发现这些方案不但没有考虑历史上1900年到2005年期间发达国家的人均累计排放量已是发展中国家7.54倍的事实,而且还为发达国家设计了比发展中国家大2.3倍到6.7倍的人均未来排放权。他领导的课题组通过研究发现,所有发达国家都出现过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的高峰期。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所有国家在其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福利过程中,都不能避免能源驱动这个模式,也避免不了碳排放的增加。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日前表示,研究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应当依据科学事实,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权分配的方案必须要考虑各国历史排放、人均排放和发展阶段的差异,才能做到公平公正。美国在1973年、英国在1971年、德国和法国在1979年分别达到人均排放高峰,其后略有下降或基本保持不变,并且这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碳排放的高速增长期,美国在1901年至1910年的人均二氧化碳年排放增长率平均为5.04%,德国在1947年至1957年为9.89%,日本在1960年至1970年高达11.98%。减排话语下存在陷阱 关于二氧化碳减排,目前国际上有多种方案,绝大多数是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学者提出的。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已尘埃落定,但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争论还在继续,尤其是长期排放权分配问题,依然是各界关注的焦点。他认为,无论是考虑到历史排放、当前排放,还是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不得不产生的排放,在长期排放权分配上,无疑应该向发展中国家倾斜。在人类历史上,低碳发展的国家还没有出现过。第三步,作出价值判断,即要在本世纪内将工业革命以来的全球增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
因为450ppmv目标是IPCC在气温对CO2浓度高度敏感的认识下做出的,并且主要来自数值模拟,并非来自对过去百年纪录的严格评估。第六步,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具体的减排任务。
考虑到中国正在大力发展和应用低碳技术,实施节能减排的各种努力,我们评估认为,即使在450ppmv至470ppmv浓度控制目标下,中国也有足够的逻辑和道义的支持,要求在2006年至2050年间获得1100亿吨至1300亿吨碳的排放权。美国和英国在1900年的人均碳排放就分别达到2.4吨和3.2吨碳。
同样,我们今天的排放也刚刚达到或者略超全世界人均排放的平均值,这也只有美国人均排放的四分之一。殊不知,在减排话语下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陷阱。丁仲礼指出,这个陷阱由6步逻辑推理构成:第一步,论证全球温度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高敏感性。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70ppmv(百万分之一体积)左右提高到2005年的380ppmv,约有60%来自2005年前人口不到全球15%的27个发达国家。他指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只有通过降低能源使用总量、调整能源结构、控制人口增长等方式才能实现,因此它本质上是经济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要在操作层面上完成对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就必须有一个为全球大部分国家所接受的责任体系,而其中的焦点就是各国今后的排放权分配。
第二步,强调升温可能对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影响。丁仲礼说,即使今后低碳技术获得长足进步,发展中国家在建设基础设施、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还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
第四步,计算出不超过2摄氏度增温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450ppmv。排放权即发展权 在一定时段内,将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某个适当的水平之内,已成为全球政治共识。
即使这个目标提高到40%,也仅仅将用完排放权的时间推到2021年而已。他指出,从1900年到2005年这一段时期,中国的人均累计排放大约是全世界平均数的三分之一,是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是美国的二十分之一。
可见,任何国家从不发达进入发达这一发展过程中,无一例外地出现了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高峰期的现象。他进一步分析说:这些减排方案从表面上看,发达国家减排量更多。这必须作为未来排放权分配中充分考虑的因素。可以说,目前世界上的低碳经济国家还是那些以自然经济形式存在的最不发达国家。
根据他的计算,如果接受发达国家提出的25%的中期减排目标,中国到2019年即用完排放权农业源也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分别为270.46万吨和28.47万吨,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和67.4%。
农业源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其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324.09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3.7%。他表示,根本上解决我国水污染问题,必须把农业源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的重要议程。
根据普查结果,2007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废水中化学需氧量为3028.96万吨,氨氮为172.91万吨,重金属0.09万吨,总磷为42.32万吨,总氮为472.89万吨;废气中二氧化硫为2320.00万吨,氮氧化物为1797.70万吨,烟尘为1166.64万吨,工业粉尘为764.68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为4914.87万吨;工业危险废物为3.94万吨。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今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的工作成果,发布了2007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此次普查摸清了污染源的流域、区域和行业特征以及治理情况。本次普查还首次系统掌握了我国第三产业主要污染行业、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情况。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必须把农业源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的重要议程。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30%,对城市空气污染影响很大。
经济较为发达、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工业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位于全国前列;造纸、纺织等8个行业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排放总量的83%和73%,电力热力、非金属矿物制品等6个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排放总量的89%和93%。本次普查还掌握了农业源污染物排放状况。
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等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接纳主要水污染物数量大,工业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少数行业和局部地区,污染结构性问题突出他表示,根本上解决我国水污染问题,必须把农业源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的重要议程。
经济较为发达、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工业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位于全国前列;造纸、纺织等8个行业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排放总量的83%和73%,电力热力、非金属矿物制品等6个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排放总量的89%和93%。根据普查结果,2007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废水中化学需氧量为3028.96万吨,氨氮为172.91万吨,重金属0.09万吨,总磷为42.32万吨,总氮为472.89万吨;废气中二氧化硫为2320.00万吨,氮氧化物为1797.70万吨,烟尘为1166.64万吨,工业粉尘为764.68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为4914.87万吨;工业危险废物为3.94万吨。